【文/观察者网 齐倩】近年来,中国车企迅速布局全球电动汽车领域,撼动汽车行业格局。英国《金融时报》5月23日刊文表示,如今,全球车企的战场正转向自动驾驶,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将再次占据先机。
报道称,在这场竞争中,特斯拉、谷歌自动驾驶项目Waymo等美国企业,以及比亚迪、小马智行、百度和文远知行等中国企业展开角逐。今年1月,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自动驾驶计划,宣布计划将这一先进驾驶系统应用于21款新车型,且不对客户收取额外费用,此举震惊了汽车行业。
咨询公司“中国汽车洞察”创始人涂乐表示,作为正在挑战特斯拉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宝座的公司,比亚迪似乎正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开发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些技术包括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以及驾驶员注意力和潜在碰撞监控等,被视为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先驱。
“当你问我‘谁赢了’时,我必须先回到‘卖了多少辆车’的问题上,”涂乐表示,“如果这是一场数字游戏,因为我们需要指出有多少数据被收集,有多少数据被输入到算法中,那么显然比亚迪会赢,因为他们正在把这个功能作为每辆车的标配。”
4月26日,北京,比亚迪电动车试驾车身“天神之眼” 视觉中国
《金融时报》称,随着新兴的自动驾驶行业不断发展,物流和运输车队采用预计更安全、更便宜、更高效的车辆,各公司正在争夺数千亿美元的潜在新收入。
高盛分析师本月预测,受到硬件和算法成本下降的推动,仅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的价值就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飙升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高盛估计,到2035年,一辆智能驾驶汽车的单位成本将从目前的4.4万美元降至3.2万美元。
报道认为,随着内燃机行业的衰落,硬件和软件公司也开始涉足无人驾驶汽车行业。
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百度,该公司目前被视作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今年1月,该公司表示,其Apollo Go自动驾驶汽车在去年第四季度为公众提供了110万次载客服务,同比增长36%,累计载客量超过900万次。
华为则是另一个正在崛起的关键挑战者。涂乐称:“华为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正试图完全垂直化,也就是说:打造芯片、开发软件、开发信息娱乐系统、构建云端数据。”
不过,多名分析人士表示,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仍受到多个因素制约。
首先是监管制约。贝恩公司驻上海的汽车技术专家曾伟民表示:“首要的担忧肯定是安全。这项技术需要得到验证,这是不容置疑的。第二个(担忧)是保险和责任:如果发生意外,谁来负责?保险公司、制造商还是车主?这些问题需要解决。”
英国科技研究机构IDTechEx的技术分析师傅世豪(Fu Shihao,音译)指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监管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制约该行业发展。
据悉,在美国,特斯拉将于6月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无人驾驶叫车服务,并于明年开始生产自动驾驶汽车车队。但美国政府尚未明确马斯克所谓的“网络出租车”是否允许在美国道路上行驶,因为这些车辆没有踏板或方向盘。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给该行业发展带来另外一个不确定性。
报道称,在此背景下,瑞士工程软件集团AutoForm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克里斯托夫·韦伯表示,德国大众汽车似乎已做好准备,继续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竞争。
大众汽车被中国的进步打了个措手不及,其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份额受到了重创。但此后,该公司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韦伯表示,现在大众似乎基本上变成了“两家公司”,一家在中国,一家在美国,拥有各自的技术平台、供应链和研发团队。
“在地缘政治和技术方面,中美间的分歧显现,跨国企业也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韦伯称,“也许有些人不喜欢这个答案,因为这基本上意味着你必须两边下注,加倍投资和资源。但拥有两个平台,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这实际上是合理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塔祭
2025-05-23 15:38这篇文章非常有见地!演员隋永清去世领域的研究确实值得关注,期待作者的后续分享。
花布吉
2025-05-23 14:48我认为林更新的腿像开了长腿特效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青菜扮豆腐
2025-05-23 16:26同意你的观点,特别是关于年开始实施十五五规划的应用前景分析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