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5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宫官宣了一个名叫“金穹”的计划。顾名思义,金色穹顶。计划的核心,是“整合次世代技术”,建一个由数千颗小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群,这里头主要都是负责定位、拦截、摧毁洲际导弹或其他高超音速武器的卫星。用大白话说就是,在外太空加一个“保护罩”,让导弹飞到美国本土前就能被拦住。

特朗普的用语风格还是一如既往,说金穹的“成功率非常接近100%”“所有导弹都会被击落”,还加了一堆叹号。如果要给这个项目一个期限的话,他希望是任期结束前,也就还剩三年多。

咱们的观众可能会疑惑:拦截导弹的技术不新鲜呀,什么“萨德”“爱国者”的,美国咋还要搞个“金穹”,还整到外太空去了?

别急,岛叔慢慢说。

导弹防御这事,就是拿子弹打子弹,发现得早,精度得高,拦截得准。

咱们常说的弹道导弹,一般分为三个飞行阶段。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飞出大气层之前,叫上升段;导弹飞出大气层,在大气层外飞向目标,是飞行中段:导弹重返大气层,到达目标区域上方、继而命中目标,叫末段。

要拦截导弹,得先提前探测、计算轨道、定位,还得提前打出去一枚拦截器,在几百到几千公里外准确撞上。问题是,导弹不是直来直去,有的还会“空中转弯”,甭管在哪段拦截,其实都不容易。

上升段时,导弹刚起飞,热信号最明显,容易发现,但时间很短,得在几十秒内作出反应、迅速出手;中段,导弹进入太空,同时放出诱饵弹,干扰判断;末段,弹头和弹仓分离,速度最快,还会分散出多个真真假假的分弹头奔向不同目标,如果反应不及时,或者一个没瞄准,后果难以想象。

所以您看,这就是为什么反导系统结构如此复杂,价格如此震撼。这么高的门槛,全球也没几个国家能玩得转。

美国搞反导也不是一两天了。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导弹和反导就是主旋律之一。当时就有了“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概念,这个建立于太空轨道的导弹防御体系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星球大战”计划。当然,因为技术原因,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直到今天特朗普的“金穹”。美国媒体说,嘿,这个眼熟啊,这不就是“星球大战2.0”嘛!

从名字看,“金穹”跟以色列的“铁穹”系统挺像的。可“铁穹”拦的是哈马斯土火箭,“金穹”号称要拦截洲际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那可是一个弹头就能携带核弹头、速度快得连雷达都吃不准轨迹的高级货。这就要求在地球轨道上布满卫星,还得保证每颗都能实时反应、精准拦截、不掉链子。

能不能搞成,不知道,但花费铁定是天文数字。白宫说,“金穹”系统将耗资约1750亿美元;但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几周前测算称,最高可能要烧掉5420亿美元。美国搞反导几十年,拦截系统一年到头试验成功就三两次,派上实战的更少,可国防预算每年照涨,军火商照样数钱到手软。难怪民主党议员批评说,白宫现在就要求明年拨款1130亿美元,但具体细节都不说,简直是一个“秘密基金”!

能不能搞成打问号,是因为“金穹”涉及技术的不确定性。不少美国国内声音质疑,特朗普说3年内就要“全面运转”,可这明明是个早期开发阶段的技术,能干成啥样谁也不知道,很难讲是不是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啊!

要岛叔说,这大计划听起来雄心勃勃,但更像是在给洛马、雷神、格鲁曼这些军工巨头打广告。“金穹”有没有用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民众相信能反导,这就够了。搞“金穹”谁最兴奋?不是科学家、不是军人,而是国会议员、军工游说团、智库研究员等一众“史密斯专员们”。你要问他们能不能拦住导弹?他们会回答:“拦得住的导弹还没来,但预算得先批!”理由更是简单粗暴:“反导这事,难度堪比买彩票中大奖。但你要是不买,万一真中了呢?”

抱着刮彩票的心态搞反导,不得不说,还真挺幽默。

评论 (90)

用户头像
弄蛇者

斗笠

2025-05-23 20:02

这篇文章非常有见地!携程送你去看群星盛典领域的研究确实值得关注,期待作者的后续分享。

古月为君

小爱的尾巴

2025-05-23 17:23

我认为雨果称这次是冲击世界冠军绝佳机会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一斗墨

娇俏的熊大

2025-05-23 21:28

同意你的观点,特别是关于造谣陈奕迅去世博主曾造谣成龙去世的应用前景分析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