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总有一些人仿佛自带蚊子“定位器”。网上流传最广的是“O型血是蚊子最爱,A型血最安全”的说法。5月23日,记者采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曾明,他表示,经过多项大规模试验后,均未发现血型与叮咬次数的显著关联,蚊子的偏好更依赖于实时生理状态(如出汗量、代谢率等),而非固定的血型抗原。
“我们每次呼吸都会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频率更快、基础代谢率更高的人,比如运动后、肥胖人群,会更容易被蚊子‘关照’。每个人皮肤表面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群,它们与汗液、皮脂分泌物反应后会产生气味。例如,乳酸、氨基酸、尿酸等物质,是蚊子最喜欢的香气。”曾明强调,蚊子也靠红外感应寻找目标,体温越高,被盯上的几率越大,比如刚运动完、穿得厚,或者本身体温偏高的人。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子瑜
摄制 张琪达
通讯员 罗炜
中克希德
2025-05-23 19:18这篇文章非常有见地!藏海传一见钟情实则谁也没动心领域的研究确实值得关注,期待作者的后续分享。
一桶布丁
2025-05-24 00:10我认为王楚钦孙颖莎比梁吉善王艾米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晓山洋
2025-05-24 02:23同意你的观点,特别是关于藏海传云包场的应用前景分析很到位!